close

大概是因為先看完了「創造安娜」影集的關係,在我購入這本書時的心態比較像是:看看這傢伙還有什麼好說的。

當然了,一件事的事實一定是各有各的看法的。沒有誰絕對的錯和對。

所有的內文我都覺得瑞秋在推卸責任。這當然不是事實。

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,還是瑞秋在記下這一切時的心情仍然很亂。覺得內容相當的流水帳。讀到後來甚至讓我有「有完沒完啊?」的想法。but, be honest,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針對瑞秋還是針對內容。

從內容看得出來瑞秋一直在試圖穩住自己、分散自己的焦慮:詳細的描寫一些房間內裝、每件事的先後順序都描寫得過份詳細。

像是那段:先是傑西打來一起吃早餐、接著又凱西身體不舒服,所以先打給傑西、再處理凱西的班機,轉頭又看到經理來找安娜。

為什麼會說這段是瑞秋在分散自己的焦慮呢?因為我本人的日記也是這樣的哈哈哈哈哈哈哈。回顧自己以往的日記,我發現自己想釐清(或是想撇清)責任時,會把事件順序描述得特別詳細。像是想好好地找出事情究竟從哪裡開始出錯。

安娜是這個騙子。這毋庸置疑。在我看「創造安娜」前,我從來沒想過原來詐欺犯(像安娜這種)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...推銷自己?當成一份事業在打造。

書裡對事件的描述,個人覺得沒什麼可以討論的。但是書的後半部說到媒體對瑞秋生活的影響,倒是很值得著墨:

我是先看了「創造安娜」才讀了這本書。也就是說,因為影集的關係,對瑞秋的觀感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安娜更差,反而對安娜有種崇拜感(我真的好喜歡Julia Garner在劇裡的口音!)。就像Youtuber Skimmy在限時動態分享的:Netflix影集裡對瑞秋的刻畫是不公正且造成二次傷害的。

這樣說起來是不是可以算是惡人先告狀?

知道HBO有跟瑞秋收購版權,所以她的視角也會影視化。

就像那些宣傳說的:看來Anna Delvey的故事,會再燒上一段時間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有人聽,有人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